归雁兴乡新农人

发布时间:2024-02-28 13:51:50    浏览:

[返回]

  归雁兴乡新农人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的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中提到,由于相较于现代社会,“静止是乡土社会的特点”,变动速率缓慢,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社会人口的变迁,很多农村的年轻人选择去“漂”,以“寻找理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成长起来的新农人在脚踏实地向“泥土讨生活”时,也在“面朝大海”眺望市场和未来。因此,各路有头脑、有远见、有闯劲的有志之士投入到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收获希望。

  7月30日,记者走进位于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华西村的心之帆手工艺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时,几名妇女正忙着编织、缝纫、刺绣……合作社理事长魏帆则指导她们赶制一批手工艺品,制作完成的人偶、绣品、石画等艺术品栩栩如生,造型逼真、灵秀精致。

  作为家中长女的魏帆,1996年随父母从西吉县移民到镇北堡镇,因兄弟姐妹多生活窘迫,16岁就步入了社会:干建筑小工、当学徒、做销售员……直到2002年,魏帆用打工积攒的3000元钱,在外地租了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面,开了自己的第一个工艺品店。从最初的资金少、货品样式单一而无人问津,到货品丰富、顾客盈门,终于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2009年,魏帆回华西村探望父母,恰巧赶上镇北堡镇举办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因从小对手工艺品情有独钟,参加培训的一周时间里,魏帆学得极其认真,很快便掌握了掐丝工艺的主要理论和技术,做出自己喜欢的第一幅景泰蓝工艺画,同时萌生了自己开一家制作手工艺制品作坊的想法。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以前农村的妇女除了务农、操持家务和照顾亲人,几乎没有要发展事业的想法。”魏帆决定回乡创业,帮助身边的姐妹们在家门口就业,也让那些没技术、有残疾、年龄大但又有劳动能力的人,能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

  说干就干。魏帆仅用了3天时间盘掉城里的店铺,于2009年4月在华西村创办心之帆手工艺品制作中心,以培训、制作、销售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目标,为每一位心灵手巧的妇女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孙子上学了,我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平时就是玩玩手机,现在有了这手工艺品制作中心,和大家伙坐一起聊聊天,做做手工艺品,感觉很充实。”村民赵小云是一名残疾人,她每天都会过来做手工编织,“一个月能挣七八百元,够给孙子买零食了”。

  刚交了做好的一小包布艺,白京萍又拿了材料准备回家赶工:“多亏有心之帆,我可以边照顾孩子边挣钱,手里有了经济权,在家也有了一定地位。”

  如今,心之帆手工艺品制作中心员工及固定打工人员共30余人,可制作十字绣、景泰蓝工艺画,手工纺织品、串珠、贺兰山石艺画等近百种作品。年均制作手工艺品千余件,产品按订单制作,其中不乏诸多区外订单。如今,合作社的手工艺品不仅在镇北堡西部影城等景区销售,还通过直播、各种展会销到了青海、湖南、福建、广东等地。

  在致力于脱贫致富的同时,魏帆也在为弘扬宁夏特色文化作出努力,不断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下一步我打算扩大规模,往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将更多的宁夏特色和本地元素融入其中,打出自己的品牌。希望将来一提起华西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的手工艺礼品。”魏帆说。(记者 张 瑛 张 唯 文/图)

  家门口的就业、创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钱袋子,还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和谐稳定。回乡创业的人中不乏拥有和魏帆同样想法的年轻人:要想事业长久发展,就得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致富,用自己的新理念、新技术演绎乡村振兴土地上的新故事,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家门口富起来,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家乡正以崭新的面貌和给力的政策,拥抱每一个回乡创业的人。

  “你可别胡折腾了!樱桃好吃树难栽,盐碱地上要是能种出大樱桃,出怪事呢。”当初娟提出在贺兰县洪广镇欣荣村种植樱桃时,几乎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因为此前她在繁育枸杞苗上已经栽过跟头。

  夏娟原本在西安学习石油专业,上学期间并没有和农业打过交道,但她从小就有投身农业的梦想。2014年年底,25岁的夏娟带着实现梦想的憧憬,鼓足勇气辞去西安的高薪工作,回家乡创业。

  那时枸杞品种“宁杞7号”大热,她从中看到了商机,和两个朋友一拍即合,开始繁育枸杞苗。“这里的水和土壤都属重度盐碱,当时种的枸杞苗子几乎死光了,只保住10多棚。”夏娟告诉记者。

  “但我感谢这段经历,它让我明白了干任何事都不能头脑发热,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2016年,夏娟依旧“固执”地投入到樱桃种植中去,但这次她的脚步慢了下来、稳了下来。为了种出大樱桃,她到全国多地考察,扎扎实实地学习总结当地种植樱桃的经验。

  2018年,夏娟创办了宁夏红樱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二代日光温棚38栋,与辽宁省大连农科院合作,带领村民种植大樱桃和阳光玫瑰葡萄。“我们实行‘三包’服务,即包种植、包技术、包销售,让村民真正地参与进来,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能更快更稳地实现致富。”夏娟说。

  红樱荟萃聘请专家对企业种植技术进行跟踪指导,之后与宁夏大学农学院进行土肥运用合作,运用水肥一体机、二氧化碳发生器、LED补光灯等高科技环保节能高效技术,并大规模在基地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阳光玫瑰葡萄和大樱桃销售环节,红樱荟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线上商城等,利用电商配送,扩大了销路。

  用夏娟的话说,虽然不可控因素很多,也很艰辛,但农业越干越有意思B体育官方网站。公司现拥有二代日光温棚22栋,在职员工25人,其中大学生5人。以大樱桃种植及种苗销售、盆栽枸杞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加拿大桑根草种植、电商销售为主要产业。截至目前,公司引进当年组培樱桃砧木为吉塞拉5号、6号,共计5000株;嫁接品种有美早、萨米脱、俄罗斯8号,共计4000株进行试验栽培,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条件,筛选适宜栽培的樱桃种植品种。

  万事开头难。成就一番事业,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尤其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劳动用工和当地农民达成共赢的合作模式,夏娟白天下田地,晚上进农家,挨家挨户给农民讲规模经营的技术优势、种植好处,算投入账、产出账、收益账。

  3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已走向正轨,截至目前雇佣人工超过1.4万人次,带动解决移民村妇女务工就业超过200人,人均增收6000元。同时鼓励和发展移民村妇女学习瓜果蔬菜种植技术、瓜果蔬菜包装技术、枸杞育苗技术、水肥一体化操作等技术。(记者 王 瑞)

  年轻人干农业,和父辈有什么不同?夏娟给出三个答案,一是善于学习,二是依靠科技,三是利用网络。在贺兰县科技局的支持下,夏娟作为“科技特派员”,聚拢资源,谋思路、筹资金、上项目、解难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得到了贺兰县科技局的培养和支持。

  故乡是夏娟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也是她最牵挂的地方。那个小山村里印满夏娟童年的足印和记忆。而今,热爱家乡的夏娟也成了将它建设得更有魅力的一份坚实力量!

  7月29日,记者来到银川市永宁县望洪镇增岗村。午后的村庄静谧美好,农田旁边就是永国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3只猫懒洋洋地趴在大院里晒太阳,记者走近,它们也不怕人,只是抬眼柔柔地“喵呜”几声。

  合作社负责人迎面走来,热情地向记者打招呼。妻子刘纳站在门口,身着宽松连衣裙,行动略有不便。记者问她是不是有宝宝了,刘纳笑着点点头:“嗯,已经怀孕7个月了。”这对“80后”夫妻一脸幸福。

  黄海滨回村种植已经8年多了。大学毕业后,他告诉家里想回村创业,父母一时有些不理解,毕竟,他大学所学专业与农业并无关系。黄海滨对父母说:“回村搞种植没什么不好。国家的扶持政策多,农村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了。”

  一年年下来,黄海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干出的成绩,逐渐让父母放下心来。他说,每逢7月小麦夏收的时候,他看到合作社旁边的麦田里,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麦穗颗粒饱满,收割机来回穿梭,心里便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2020年,黄海滨与刘纳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婚后,刘纳辞去工作,与黄海滨一起干合作社,夫妻俩与村民把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

  如今,黄海滨带领下的永国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已承包增岗村1100亩土地,今年种植了550亩小麦、550亩玉米,目前小麦已完成夏收。黄海滨开心地说:“以往小麦的价格比玉米等作物的价格低。但在今年,合作社的地被列入自治区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建设,除了售粮有保障,政府每亩小麦还给补贴190元,加上复种蔬菜、轮作玉米等作物的收入,保守计算,一亩地收入也能达到2100元。”

  永国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现在已有成员41人。合作社采取村民入股、村民将地转包给合作社、雇佣人工等多种方式,助力村民灵活就业、灵活创收。同时,黄海滨还不定期地组织周围群众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大家以经验稳收入、以技术创新收。

  夏收后,地也不能闲着。目前,合作社把这些土地转包给浙江的一家农业合作社,由他们来种植盘菜。前来承包种菜的浙江宝岛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胡绍葱告诉记者:“我们浙江人爱吃甜食。宁夏昼夜温差大,在这里种出来的盘菜,生长周期短,口感也更甜。”(记者 王 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年轻人身上有着一股子浓浓的乡情,他们在经营上有办法、在精神上有追求,是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因他们的参与而更加生机勃勃。

  透过黄海滨的创业故事我们看到,宁夏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在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消费者得实惠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帮助农民初步实现粮食生产规模化、田间管理标准化,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确保数量、质量及多样化,帮助种粮农民实现好粮卖好价,让老百姓“饭碗”端得更稳。

  吴英平:稻花香里“线日,在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新建成的花田香蟹主题稻田公园以几只蟹篓为形状,上面爬着的螃蟹则活灵活现地点明了主题。

  吴英平个头中等,面庞晒得黝黑,看似貌不惊人,但他在永兴村却被称为“蟹田英雄”。2009年以前,吴英平一直辗转于南方城市打工,由此接触到螃蟹销售。当他决心回乡创业,重返永兴村后,恰逢贺兰县开始推广稻田蟹养殖。一时间,不少村民都开始着手养螃蟹。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永兴村的稻田蟹总会“出逃”得满地都是,最多1两的个头,即便是1斤十几元的低价,在银川市场仍鲜人问津。

  今年,合作社再度扩大流转土地面积,预计每亩田能收获40斤稻田蟹。但吴英平筹谋得更远,他不仅注册了“蟹小米”商标销售蟹田米,还以螃蟹为主题平田整地挖沟,盖起了有着廊道和观光塔的主题公园。在他的计划里,永兴村下一步还会建立螃蟹分拣中心,将不同规格的稻田蟹通过分拣来提高产值,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记者 张 唯 张 瑛 文/图)

  返乡的吴英平与螃蟹结下不解之缘,源于贺兰县开始推广稻田养蟹的契机。在他的描述里,彼时的永兴村,四处乱爬的螃蟹虽然丰富了不少村民的餐桌,但低迷的销量和持续投入的难度,也让一些村民因此退出了养蟹人的行列。

  好在作为决策者的相关政府部门及时调整思路,探索出新技术和新模式,助力稻田蟹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让吴英平这样的养殖户吃下了定心丸。

  从吴英平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所谓乡愁和情怀,只是促使他留下来的一部分原因。地方政府部门打造的创业平台,以及在这些回乡者创业过程中给予的种种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才是吴英平等创业者坚持至今,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坚实后盾。

搜索